城市中的人文关怀—武汉市中山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来源:中国色彩网     责编:   阅读:4216 发表时间:2011/6/3 14:10:45   字体:【大】【中】【小】

作者:龚德慧

摘要:本文从景观设计学的角度,对中山公园设计实例进行分析,从中阐明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意义、人文意义与艺术价值。

关键词:景观设计  生态意义  人文意义  中山公园 

 

Humanistic Attention of Urban City——the Analysy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Zhongshan Park in Wuhan

GONG De-hui

 

当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成为21世纪的“世说新语”,我们开始重新关注天地之间人类世代栖居的场所,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为设计宗旨的景观设计应运而生。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于工业化导致的城市环境的恶化有着切肤之痛,寻找一个现代而不失人性的理想家园成为都市人心中痛并快乐着的梦想。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景观设计师努力借鉴西方景观设计的理论与经验,在现代都市创造宜人的工作、生活空间,让异化的城市焕发新的生机,行走在每一个城市你都可以感受到这一切带来的变化。现以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符号性[1]四个特性为依据,通过对武汉市中山公园景观设计的分析,阐述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意义、人文意义与艺术价值。

一、公园历史与现状

中山公园位于汉口解放大道,建于民国时期,始称“西园”,是“地皮大王”刘歆生的私家花园,当时在汉口名噪一时。其后数易其主,1927年国民政府将其收为国有,取名“汉口第一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其扩建且更名为“中山公园”并开始面对公众开放,成为百姓难得的消闲去处,素有“汉口名园无几家,植树栽花堪争夸。夏来官署浑天地,百姓纷向吃夜茶”[2]的赞誉。1931年遭遇水灾后修复时增设景点,抗战时期被日寇占为军营,设施损坏严重,1946年经修复扩建,公园面积扩大了三倍,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解放后至今经过数次整修与扩建公园规模逐渐扩大。2001年为适应市民新的休闲审美文化的需要,武汉市政府斥资对公园进行新的规划整修,并采取开放式管理模式,免费向公众开放。公园新的规划设计在保持原有设计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水系及空间布局的梳理、植被修护、场地铺装、景观雕塑及休闲娱乐小品设计、增添新的游乐设施等手法,从二维与三维向度刷新了公园的整体面貌,使公园既保持着历史文韵的儒雅,又焕发出现代生命的活力。

二、场地规划的生态性与科学性

中山公园所处的解放大道,历来就是老汉口的交通要塞,随着经济发展,该路段成为商业黄金地段,商厦林立、人车流量巨大,在这块商家必争的弹丸之地上,市民终日面对攒动的人群、嘈杂的噪音、扑面的灰尘、源源不断的废气、浑浊不堪的空气……,公园的介入,在城市中划出一片绿洲,水体与绿化植被的强大滤化作用使该区域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观。同时公园周边区域又是居民密集区,居民经年累月奔走在喧闹的都市与鳞次栉比的“筒子楼”之间,在家的周围几乎没有一个空气清新、放松情怀的自然去处;没有便于孩童嬉戏玩耍的自然空间;没有便于老年人群消遣时光、便于居民真正方便自由、轻松地开展社区活动的场所。中山公园的免费开放,为周边居民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空间,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同时它也成为重要的人流疏散地,成为集艺术、文化和城市管理等综合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宏观来看中山公园的场地规划,对促进城市整体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山公园从私家花园发展至今,历经数次扩建面貌剧变,但是场地总平面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中国古典园林式布局。设计师在新的场地规划中保留了这一布局特征,实现了设计的科学性,又为公园乃至城市文化生态的循环圈完成系统闭合创建了新的链接。

公园原本一马平川、形态单一的地貌特征非常不利于实现景观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设计师充分利用既有的形态元素,以中国古典园林堆山、叠石、理水的营造手法丰富场地形态;通过亭、台、榭、轩、岛、桥、山、水、树木自然地将整体空间分割,明确功能区域的划分,在每个区域单位内布置休闲娱乐设施与标志性景点,在山重水复中实现游乐、休憩、社区活动等功能需要;以不同的地面铺装交待交通流线,引导游览路线;绿草茵茵的人工坡地、登高望远的高地与亭台建筑形成远近高低、参差错落的视觉审美效果,使公园成为一个视觉上富于冲击力和变化的立体公园,同时改变观者的视角,扩大了景观欣赏视域。

1946年扩建以来,中山公园便形成了前中后三大区域的基本规划形态,新的规划方案中,以经过疏理的两条水系为节点进一步强调了三大区域的划分。与此相应,园内小石桥、亭榭、湖心岛——中心广场、鸽林、溜冰场、游船、石桥——茶园、啜茗轩、过山车的游览路线,形成慢板——快板——狐步舞曲的美妙组合,轻重缓急,富有节奏感。游人漫步其中,移步换景,感受公园内动静相宜、轻松宁静而又不失欢快活泼的氛围,产生或清幽、或静谧、或平和、或激跃的不同体验。在有限的场地中,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近代历史遗迹、现代休闲空间与最新物质文明实体和谐共处,各自作为不同时代的文化因素,成为城市历史文脉中的肌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循环系统,以物的形式推动、见证文化的进化历程。

三、广场的场所精神

中山公园中心广场采用减法设计创造广阔空间,以便举办演出活动,中间标志性构筑物为张拉膜结构,索膜顶棚洁白素雅、简洁灵动,充分展示出新技术与艺术结合产生的现代美。广场周边空地成为市民一展身手的文艺沙龙,曲艺爱好者聚集于此,吹拉弹唱切磋技艺;书法爱好者开辟了演习场所:一管绵笔、一桶清水即可挥“毫”泼“墨”,清水是无墨之墨,即干即逝不留踪迹,习字者自娱自乐以字会友,真草行隶各家各体异彩纷呈;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真实而切身的感受。

这些开敞性公共空间强烈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参与冲动,成为公园内游人最为密集、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区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讯息,使不同领域的使用者都能产生文化认同。空间因此具有独立的性格特征,形成了多元统一的场所精神。在这里,传统与现代文化、精英与通俗文化、中心与边缘文化得以交流与对话,充分体现了密特朗总统在1982年建造巴黎维耶特公园时提出的公园建设要“考虑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的交融、文化形式和表现手段的推陈出新,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各种现代化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广泛使用”[3]的卓越构想。

四、建筑与雕塑的符号性

历史变迁,公园内遗存了一些民国时期的纪念建筑,如何将这些具有文物价值、代表中国殖民时期建筑风格的遗迹完善地保存下来,使景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得以彰显,又使其发挥现代使用功能,将公园建成既具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都市人审美心理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成为设计师要面对的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张公亭附近水域及建筑的处理是较为成功的:虽然中国古典式亭台湖心亭与西方碉楼式的张公亭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但设计者以灵动的湖水和人工堆砌的湖心岛成功地化解了这一冲突,一方面岛的存在使一览无余、波谰不惊的水面变得蜿蜒曲折、细腻柔美,丰富了水域景观,另一方面岛、亭的“闯入”以及湖岸树木的遮掩成为视觉路径上的“障碍”,迫使游人在此停顿、调整视线后再以新的眼光欣赏异国风格的建筑,避免了不和谐的视觉印象。通过巧妙的组合,典雅秀丽的中式亭台、朴素新奇的碉楼伴着婆娑的树影和谐地消融在悠悠碧波之中。设计师合理地运用中西传统建筑语言符号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分隔手法,使两种建筑形制谐调并置,成功地保留了历史痕迹,使游人在闲庭信步的游乐中不断激发心中的历史文化情感。

“物质的建筑环境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也能够塑造品格,塑造心理素质”[4],环境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建筑及空间的整体格局对人的思想性格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公园内大量的写真雕塑与建筑一样,以稳固的身躯、无声的语言感染人的内心世界:步行道一侧倾斜的“红辣椒”充满自然生趣,唤起远离乡村、不事稼穑的都市人对田园风光、泥土气息的美好回忆,其饱满的形态、鲜艳的色彩像燃烧的烈火点亮了城市的天空,使习惯了城市灰暗色调的市民耳目一新;广场一侧戏水孩童的雕像成为强劲的磁场,吸引着天真儿童的目光,老人与儿童的参与使雕塑变得鲜活而更富生命力,他们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无意识地构成了一个全新、真实、活动的雕塑,成为充满美与爱的独特景观;绿树环抱中,“风雨同行”的恋人款款而来;伸起的双手宣扬着友爱、和平的真谛。

话语和文字是我们常用而非唯一的交流方式。就像手语成为特殊群体传达丰富情感的媒介一样,园内的建筑与雕塑成为一首无言诗,成为一定精神取向的物态象征,成为映射过去、表述现在、畅想将来的特殊符号。因为它,属于个人的卑微的亲情友情爱情、属于世界的宽广博大的真知无声地在空气中传送,因为它,娱乐不再是公园的全部内涵。

五、水域、桥梁及树木栽植的艺术性

“河流与水体是我们阅读景观的标点符号……它们营造独特氛围,或清新悦目,或激烈澎湃,赋予大地灵魂”[5],水是人类生命延续的源泉,也是景观美的重要构成元素,所谓有水平添三分灵,水边或水中的植物丰富水面层次效果,丰富多彩的天象通过水体现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这些都可以提高景区的美景度,水域设计从而成为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中山公园的景观设计师们对此有透彻的理解:他们以土、石堆砌的小岛将水面分隔,形成一波三折、绵绵不绝的优美曲线,栩栩如生的石雕曲颈仙鹤戏水池边,使水体富于动感与自然之野趣,全无人工雕琢痕迹。

景观中的桥梁不仅具备交通枢纽的基本功能,还要具有雕塑的美感,成为园中一景,更要尽可能地丰富游人的穿行体验。公园中的木质虹桥、石质拱桥一方面发挥通道的实际效用,另一方面,桥身柔和的弧线及其在水中波动的倒影进一步加强了空间层次感。湖心岛上的悬空木板索桥可用、可游、可观,给游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观景平台,提供了一种令人兴奋的穿越体验,提高了该区域的美景值。

树木栽植是园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栽种比例适当的常绿树种,不论雨雪风霜,园内总是生机盎然;间杂各种落叶树木,春夏时节万木苍翠蓊郁、绿荫生凉,秋冬之际,又自有一种“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荒疏之美,裸露的枝条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视空间,阳光穿过枝条在地上形成的投影抽象而极具形式美感。此外,树木又是实现空间围合、加强空间联系的载体,公园北端浓密的树林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宁静的茶轩与喧闹的过山车游玩区分离开来,树林强大的吸音能力使得动者任其动,静者依然静,二者互不干扰,在空间处理上是极为精妙的一笔。

六、局部设计与管理的疏漏

由于设计与管理疏漏,园内还存在着一些大煞风景的局部,严重破坏了公园整体景观效果。

设计上的失误主要在于:其一,东侧门入口处的过渡空间内,设计者为避免常规水泥筑面、卵石铺装等设计手法过于平铺直叙的缺陷,以六座桥代替步道,旨在丰富游人在平地上的穿越体验,但是场地仅仅300多平米的有限空间因为“桥”这一单一元素的过分堆砌显得局促、拥挤、堵塞,本应体现出“飞龙在天”、“神龙摆尾”雄浑气势的龙桥在这些小桥的“挤压”下,成了涸潭困龙,气韵全无。此外,该区域中式凉亭、庞大的龙桥与凝重肃穆的欧洲古典式石亭四顾轩尴尬地拥挤在一起,百步之内建筑风格大起大落,游人初入园便面对大量杂乱的视觉信息,视觉、心理上严重不适,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对接下来的游赏造成了不良影响。笔者认为,要使该区景观状况有所改善,首先要修改该区域的设计方案,拆除部分石桥与凉亭,增加植被;其次可以封锁东侧门入口,在正门入口处以路线图、指示牌等引导游人循最佳路线游览,在习惯了园内中西合璧、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设计风格后,抵达四顾亭休憩解乏、准备出园,以此降低游人视觉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其二,装点居室时放上盆景,增添自然之生气,倒也适宜。但设计者在公园中心广场四周摆上白色木质几案,供上几株盆景,与四周自然树木极不协调,显得画蛇添足。其三,设计者在假山顶部加设了喷水装置,清水沿石体缓慢滴下,山石上苍苔累累,水滴叮叮咚咚,别有韵味,具有相当好的视听效果,但山石上端裸露的喷水管道、红白相间的射灯醒目而刺眼。如果适量栽植几株草本植物将其遮掩,就可以做到浑然天成、不露斧斤凿痕,小品设计效果将更理想!其四,出于游乐经营方面的考虑,设计者以渔网、渔船作为水域划分、隔离的标志,同时营造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处理手法是独具匠心的,但水域的频繁分隔使得游玩者无法完整地欣赏水路风光,从景观整体规划角度来看,存在一定缺陷。其五,公园内道路、路标、娱乐设施中无障碍设计并不不完备,忽视了残障人士的需要,是设计者最大的疏漏之处。

所谓景观设计学,即“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改造、保护和管理的科学和艺术”[6]设计是景观的基本要素,而不是唯一要素,管理对于景观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通过管理可以实现景观的最佳结构状态,使其具有最大的审美功能,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完整地理解景观设计的内涵。景观场地的分析、设计好比栽种花木,每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苦心经营,景区管理则好比花木的维护,不能有丝毫懈怠,否则将前功尽弃。中山公园因管理疏忽而造成的遗憾确也不少:虹桥——仙鹤小岛这一片水域设计堪称典范之作,但水上游艇经营者随意置放的游乐设施及遮阳伞,严重破坏了水面流畅的曲线美;溜冰场刺目而粗糙的招牌、任意悬挂的广告牌、宣传布幅显得凌乱不堪,在其影响下精心设计的蘑菇亭、竹构小商亭与周边各元素共同营造的天然之趣荡然无存;在通往中心广场的主干道上,工作人员漫不经心斜挂着的公厕标牌严重破坏了这一区域景观的协调与秩序感。

结语

景观不是单纯的配景,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空间,是一本有着丰富内涵的书,“一本关于自然的书,关于这个地方的书,以及关于景观中的人的书”[7],是传递一定时期人类理想与追求等讯息的物质载体。中山公园的设计突显出亲近自然,完善人性,彰扬完美人格的时代主旋律,并为人们实现这一追求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忙碌的现代都市需要这样的场所,疲于奔波的都市人需要这样的场所。复兴城市品格,激发城市对人深切的人文关怀,重塑都市人的人文心性,也许,这些可以作为我们评判优良景观设计的标准和参照值吧。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5.

[2]杨志超.百年名园中山公园[J],武汉文史资料,2001,8:12.

[3][4]陈志华.北窗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83,81.

[5][]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54.

[6]俞孔坚.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J].规划师,2004,(2):15.

[7]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7.

 

 




 

返回】 【关闭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西色彩设计科学研究院.盗版必究
地址:中国杭州学院路50号 E-mail:chinacolour@126.com
Tel:086-0571-88272932 Fax:086-0571-28822802
常年法律顾问:林律师 史伟峰
浙ICP备16047625号-3